運動員的頸部功能與其訓練

關於運動員的頸部訓練,在台灣應該算是比較少討論的話題。北美則因為美式足球的盛行,腦震盪是很常見的運動傷害,因此相關資訊不像台灣這麼少見。

今年六月曾參加一場NSCA的線上研習(NOVA SCOTIA PROVINCIAL CLINIC)。其中一個主題是〝The Cervical Spine: What a Pain in the Neck〞,正是圍繞在頸部的訓練概念,讓我印象深刻。

很多人會誤解頸部的訓練只屬於技擊類型的選手,其實不然。接觸類型的運動(contact sports)當然比較容易有頸部損傷,但非接觸型的運動也一樣有頸部受傷的可能。

塞爾維亞網球天王Djokovic今年8/24參加西南公開賽就曾因為頸部不舒服而傷停。 圖片來源: (AP Photo/Frank Franklin II)

塞爾維亞網球天王Djokovic今年8/24參加西南公開賽就曾因為頸部不舒服而傷停。 圖片來源: (AP Photo/Frank Franklin II)

此外,對照現今普遍的工作型態–工時長、久坐,頸部的不舒服和疼痛更是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而不僅僅是運動員。

每年全球約有2億8千8百萬人受頸部疼痛所困擾。有研究還發現,約60~80%的成年人這一生會經歷頸部痛、有70%的案例會因為頸部疼痛而導致日常功能受損。這些數字未來恐怕只會逐年上攀。


運動場上,常見的頸部損傷以肌肉拉傷(muscle strain)為大宗,患者可能會無法轉動頭部。腦震盪/頭部外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則約佔10%。在北美每年估計約有2~3百萬起因運動而產生的腦震盪。

這些運動傷害有的可能造成癱瘓甚至死亡。因此,如何降低頸部損傷絕對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除了常見的碰撞、摔倒外,頸部損傷最難預防的是揮鞭式 (whiplash) 頸部創傷。當身體經歷一瞬間且突然的高速衝擊,因為來不及收縮或無法吸收力量,就可能造成揮鞭式頸部創傷。頭部或許沒有明顯撞擊到物體,但也一樣可能引起腦震盪。


如果我們從力學的角度來看,頸部屬於第一類槓桿(如下圖)。大部分的重量落在頸椎前側,支點在中間,利用頸部後側的肌肉來維持頭部姿勢 。因此,不難解釋斜方肌為何發展得如此肥厚。

頸部的肌肉錯綜複雜,大部分都會協同作用,不太可能單獨孤立出一條肌肉出來訓練。另一個特性是,這些肌肉的肌梭(muscle spindle)密度也非常高,跟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相比高達50~80倍。因此它們能敏銳地對姿勢的維持、修正做出反應。

頸部 第一類槓桿

所以說,頸部肌肉對人體姿勢的維持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人甚至將它視為核心肌群的一環。

但,如同其他肌肉一樣,如果沒有經過訓練,頸部肌肉的抗疲勞能力就不好。一旦進入疲勞,除了肌肉無力外,接下來影響的就是姿勢的擺位與穩定性。

目前研究已發現,增加脖子圍度可以減緩頭部的衝擊力。頸部的肌肉圍度可以在2~6周內發生改變,其帶來的效益介於6~12周。這個區域對訓練後的適應,如同我們常訓練的大腿、手臂…等,給予足夠的刺激同樣會產生變化。


談到頸部的成長、發育,很難不讓人去注意到小嬰兒成長的過程。

如果你有留意過小孩頭部與頸部的比例,就會發現跟大人相比,幼兒頸部所承受的負擔吃重許多。在八歲的時候,我們頭部的大小已經發展到成年人的90%,但頸部卻只有成年人的50%。

小孩與成年人的頸部

基於這樣的考量,當你的小孩戴上厚重的頭盔、從事碰撞性運動,更要非常小心。在進入成年前,這些條件都可能提高頸部受傷的風險。


如果輕忽頸部肌力而導致失能,可能產生的影響有:

  • 影響本體感覺

  • 頸部僵硬

  • 在運動範圍(Range Of Motion)末端會感覺痙攣

  • 頸部前後側的肌力失衡

最嚴重的莫過於因為本體感覺跑掉所影響到姿勢擺位、平衡的察覺力,這些絕對不是教練所樂見的。

目前的研究發現:

  • 頸部疲勞會直接影響姿勢穩定

  • 有一篇針對曲棍球員的研究指出,增加一公斤的頸部肌力可以減少5%腦震盪的發生率(但還未有其他研究提出類似的結果)

  • 增加頸部屈肌肌耐力可以減少發生頸部的失能

  • 頸部肌肉對訓練後的適應和其他肌肉一樣

  • 頸部訓練並不單指局部的頸部收縮訓練,複合式訓練(compound training)也可以提高頸部肌力


什麼情況下可以判斷你使否需要額外進行頸部訓練?

可依賴Cervical Flexion Endurance Test (CFET)和Cervical Extension Endurance Test (CEET)檢測或是進行圍度的測量。

Cervical Flexion Endurance Test (CFET) 頸椎屈曲耐力測驗

未命名.png

以仰躺的方式,收下巴讓頭抬離床面2英吋或兩指幅的距離,紀錄可維持的最久時間。一般女性平均標準為20秒,男生大約可以撐40秒。運動員再稍微久一點。

 
未命名2.png

Cervical Extension Endurance Test (CEET) 頸椎伸展耐力測驗

以趴姿的方式,在頭部負重1或2公斤的重量,當頭部低於五度則測驗中止,紀錄可維持的最久時間。也可以使用無負重的方式。


關於訓練頸部,很重要的一點是,並非一定要使用外在負荷才能達到訓練效果。即便是等長收縮,也可以帶來肌肥大的效果。

如果使用非承重的方式訓練,建議的組數與次數為2~3組,每組30~50下。

如果是在承重的情況下,建議的組數為2~4組,每組各50下。

如果是等長收縮的訓練,建議維持60~90秒。

Erik A. Richard, MSc (c), CEP, CSCS

其他非針對頸部操作的訓練動作,一樣有轉移頸部肌力的效果,例如

  • 大重量複合式訓練(80~85%的1RM)

  • 硬舉或其他負重勾握的動作(Heavy hanging)

  • 負重聳肩

  • 過頭推舉

  • 肩飛鳥

  • 各類型和軀幹、核心有關係的肌耐力動作


未來研究的展望與應用,是希望能建立頸部肌力和腦震盪預防之間的關係,利用頸部訓練來縮短腦震盪後回場的時間。

現今各國針對腦震盪後的處理,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大家的做法莫衷一是,尚待更多的研究來驗證。

【REFERENCES】

Armijo Olivo, S., Fuentes, J. P., da Costa, B. R., Major, P. W., Warren, S., Thie , N. M., & Magee, D. J. (2010).Reduced endurance of the cervical flexor muscles in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nd neck disability. Manual therapy 15 (6), 586 592.

Collins, C. L., Fletcher, E. N., Fields, S. K., Kluchurosky , L., Rohrkemper , M. K., Comstock, R. D., & Cantu, R. C. (2014). Neck strength: a protective factor reducing risk for concussion in high school Th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35 (5), 309 319.

Edmondston , S., Björnsdóttir , G., Pálsson , T., Solgård , H., Ussing , K., & Allison, G. (2011). Endurance and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ck flexor and extensor muscles during isometric tests in patients with postural neck pain. Manual therapy 16 (4), 332 338.

Gosselin, G., & Fagan, M. J. (2014). The effects of cervical muscle fatigue on balance a study with elite amateur rugby league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13 (2), 329.

Lavallee, A. V., Ching, R. P., & Nuckley , D. J. (2013). Developmental biomechanics of neck musculature.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46 (3), 527 534.

Safiri , S., Kolahi , A. A., Hoy, D., Buchbinder, R., Mansournia , M. A., Bettampadi , D., ... & Cross, M. (2020).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neck pai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1990 2017: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bmj 368

Previous
Previous

棒球員的移動訓練:談跑壘概念

Next
Next

器材開箱:Freelap Pro BT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