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與體能教練,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肌力與體能教練的英文名稱叫做Strength Coach、Performance Coach,或者有些人會稱為Strength & Conditioning Coach,簡稱S&C Coach,但少有人稱作Conditioning Coach。
它跟坊間的健身教練,或是俗稱的personal trainer、fitness coach有什麼區隔?
首先,要定義「肌力與體能訓練」是什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幸運地,英國肌力與體能協會(UKSCA)在剛成立之際給了大家一點點指引,他們定義肌力與體能為
“…執業者具備特殊的技能來為運動表現(performance)規劃和實現一套生理的準備計畫。其中牽涉的過程,有賴在計畫中整合體適能條件,最終展現身體適應的成果,以補齊運動員各面向的發展。這包含了,肌力、速度、爆發力、耐力、敏捷和柔軟度…族繁不及備載。”
在《Effective Coaching i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athways to Superior Performance》一書,更是開宗明義直指「肌力與體能」就是在做提升表現的事情。(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is directly involved in enhancing performance.)
因此以常理認知來看,只要是進行提升運動表現的工作,都可自詡為體能教練,哪怕只是健美運動。
但如要勝任這份工作稱職地當個體能教練,則應熟悉週期化編排、各種體測項目和訓練法,例如增強式訓練、速度訓練…等,且最好具備NSCA-CSCS這張證照。最重要的是,需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庫,隨時為推陳出新的訓練法、時勢做好準備。
體能教練中又分為負責球隊的隨隊體能教練和一對一的體能教練。其中隨隊的體能教練,可以說是這個行業非常吸引人的職位。
隨隊的體能教練需與專項教練溝通。依球隊規模大小,有些球團還會配給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心理諮商師、運動防護員,甚至在國外也不乏有隊醫、針灸師這樣的角色。因此,體能教練就會有非常多的機會跟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做交流。
但這樣夢幻的執業環境,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
體能教練發展概況
無論是在美國或台灣,隨隊體能教練的全職職缺都處於僧多粥少的情況。大部分的人依舊只能選擇在健身房、工作室就業;運氣好一點,或許能成為少數專接運動選手的體能教練,自己開業成立訓練中心。
運動科學網站Science for Sport曾經分享過一段話,
“…NSCA公布他們32000名會員中,只有低於2600人被聘為肌力與體能教練。通過認證的肌力與體能教練數量明顯高於美國本土所需。如果你很幸運地成為其中一人,站上肌力與體能教練的位置,你會發現你所期待的時薪中位數只有19.71塊美金。
這現象不僅僅是發生在美國。來自UKSCA(英國肌力與體能協會)的數據顯示,47%的會員至少都有學士的學歷,但22%的肌力與體能教練都是自願性地(志工性質)去服務球隊。超過33%的人每年被付的薪水低於19999英鎊。
如果你有3~5年的業界經驗,這其中有1%的人,或許可以獲得50000英鎊或更多。但其他55%受到認證的專家,只能帶著他們4、5年以上的研究和業界經驗,領取被吃乾抹淨的最微薄薪資。
這個產業正在經歷危機。一張證照可以讓你取得面試機會,但只有持續地進修、學習最新的科學和實作應用,才能讓你成為那頂尖的1%。”
最後,再附上一個近期看過比較血淋淋的留言(英文太長懶得翻譯)
目前看來,在NSCA拉高CSCS報考資格前,去進修運動科學相關的學位並非投報率最高的選擇。具備傷防或是其他領域的學位,似乎才能幫自己增加更多的籌碼。
如果你是正準備花近百萬出國念書的教練,請記住『who you know 』會比『what you know』更值得你去體會。
在台灣,那些在健身房養家餬口的體能教練,如果對於訓練競技選手依然保有熱忱者,通常會主動和球隊接觸,幫自己探路。利用工作閒暇的時間到球隊服務、下班回家整理資料,等待更好的機會。
這樣蠟燭兩頭燒的工作情況,很容易遇到幾個問題:跟專項技術教練的交流太少、沒辦法定期地深入追蹤球員的狀況、規劃課表都來不及了更不用說對單一球員的狀況分析。當一支20人以上的球隊只有你一位體能教練時,這種窘境更是雪上加霜。
競技運動還有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地方–就是人和的問題。如何獲得教練和球員的buy-in、調解隊職員的鬥爭,讓體能教練這份工作變得不再只是「懂訓練」就好。這些難題都為體能教練的養成提供了很好的練功機會,也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
認清現實後,如果你對於這項工作依然還有興趣,非常歡迎你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