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思維(一)

近幾日,我都沐浴在「週期化訓練」的時光隧道裡,聽其他教練講故事,沿著歷史所留下的脈絡親自走訪一趟。

這些資訊大多來自於田徑圈內的教練們,對我來說又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體驗,很值得記錄下來;因此這邊提供一些自己認知後的整理,分享給大家。

 

如果有在關注我的讀者們,應該都曾聽我提過:

『現在的週期化訓練,經過了時間的推演,已經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但我並沒有細談過這件事情,剛好透過這個機會向大家好好介紹一番。

為了預防文章篇幅過長,整個內容會分上(一)、(二)兩部:

  • 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思維(一):主要交代週期化訓練的歷史背景

  • 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思維(二):主要介紹現代週期化訓練在田徑圈內所呈現的樣貌


在1800年代中期,訓練法(training method)是非常全面地。對人們來說,健康與公共衛生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如何健全、均衡地發展體適能,是當時訓練最在意的事情。

到了1800年代末期,訓練法慢慢轉向專項化,開始關注競技比賽、刺激、人體的權衡關係。運動員和教練開始了解–「你必須針對某項賽事接受專項化的訓練(刺激),才會有比較好的成績」。

第一本關於運動員備賽(athlete preparation)的書,也是出現在這個時期。當時備賽的觀念再單純不過—如果運動員要比1公里跑步,他的訓練就是不斷練習1公里跑步。且備賽期和現今的標準比較起來幾乎微乎其微,僅僅橫跨數周的時間而已。

隨著訓練法慢慢地改良,漸漸地大家發現幾周的時間是不夠的,開始拉長準備的時間。儘管這段時期有些人曾擔心過度訓練的問題(畢竟當時對於人體可容忍的訓練閾值還不甚了解),但實務上規律且正式的訓練計劃已非常普遍。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國際上的競爭、交流非常頻繁。各項比賽的紀錄開始被記載、刷新突破,讓各界更加渴望一套系統化的訓練法。

※運動場上的成績絕對跟展現國力有極大關係,我百分之百相信體育即政治

 

特別是當二次大戰之後,蘇聯體育系統的出現;共產政體舉國之力投入的運動科學與教練培訓,大大改變了各國的訓練工具與方法。

這個時期因為科技的進步,開始可以偵測生理指標(主要是看能量系統為主,還無法像現在一樣這麼常去看神經適應),所以大量使用數據蒐集&分析來了解訓練的成效,也帶動了大家對於負荷「越多越好(more is better)」的想法。

大約持續40年的時間,大家都在想盡辦法拉高訓練量(training volumes)來追求運動成績,這股潮流在1980年代來到最高峰。

同一時期,系統化的訓練法已慢慢出現在文獻中。特別是來自於生理學家L.P. Prokop、S.R. Letunov的貢獻;再由運動科學家,包含L.P. Matveyev、 Y. Verkhoshansky,建構出現代科學化訓練的雛型。

※Y. Verkhoshansky,又有人稱增強式訓練之父

到了1990年代蘇聯瓦解,運動科學與訓練法的進步速度就減緩很多了。現今我們對於運動表現訓練的理解,大多來自於當時實務與理論的革新。

【影片】Dr Yessis – 共產主義如何改變體育

 

 傳統週期化訓練的思維?

 ※這邊先申明一下,雖然我會在文中不斷使用「傳統」、現代」兩詞,但請別抱任何關於「現代」一定優於「傳統」 的立場。僅是為了交代兩者之間的先後順序,以了解它們的推演。

典型的週期化訓練,會將整個年度計劃依據時間切分出不同的階段(stage或block)。

以前並不像現在這樣—一年四季都有比賽。因此對教練而言,一年只要設計1~3次的高峰期(peaking)。課表會以強度(重量)和訓練量最調控:高強度的動作搭配小的訓練量,低強度的訓練量則可負荷非常大。

這樣的設計概念奠基於幾個理論:

GAS(一般適應綜合症)、One-Factor theory(超補償理論)、Two-Factor theory(Fitness-Fatigue理論)

依照時間發展順序與完整性(由小至大),GAS→One-Factor→Two-Factor theory;每個理論都有它不同的地方,這邊簡短介紹一下

 

GAS(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一般適應綜合症)

由內分泌學家Dr Hans Selye (1907-1982)提出,一開始主要是為了描述藥劑(壓力)與生理反應的關係,指人體經過刺激後會歷經三種階段(The Alarm Reaction、The Stage of Resistance、The Stage of Exhaustion)。

GAS成為日後傳統週期化訓練、超補償理論的主軸,也是我們對重量訓練產生適應最簡單的解釋。

【為人詬病的地方】延伸資料

很多生理學家認為GAS理論非常不負責任。他們認為這樣的反應無法通用在不同程度的刺激,不是每個人或每個刺激都能夠發展出這條曲線。簡單來說,GAS的解釋含糊不明,根本無法明確定義什麼是overload。

因為背負著GAS的原罪,週期化訓練在前期便已遭受部分專家的質疑、洗臉;但也因此能順著修正它的缺陷,慢慢鍊造出更符合現實的模型。

 

One-Factor theory(超補償理論,或稱單元素理論)

超補償理論將GAS的曲線再做延伸,討論的是「休息時間」對整個反應的影響。

  • 休息時間訂太短,表現就會越練越差(圖一)

  • 休息時間恰到好處,表現就會越練越好(圖二)

  • 休息時間拉太長,表現可能跟沒練差不多(圖三)

超補償理論狀況一:越練越差

超補償理論狀況一:越練越差

超補償理論狀況二:越練越好

超補償理論狀況二:越練越好

超補償理論狀況三:表現持平

超補償理論狀況三:表現持平


【為人詬病的地方】

超補償發生的時間如何拿捏?每個人的反應時間皆不同,教練如何做出最好的判斷?

如何確定選手的高峰期(peaking)就是出現在你要比賽的那天?真的有可能這麼準確嗎?

超補償的理論太過簡單,沒有考慮神經適應的交互作用。因為當時的時空背景,能採用的生理指標大多以能量系統為主。



除此之外,超補償理論採用的是大負荷後,用不負重或低負重的方式(tapering)讓最佳表現發生。

所以假設真的高峰如期發生了,比賽結束後我們又要再重新讓選手進入狀況,準備下一次比賽。從某些教練的觀點來看,他們認為這不是真正的高峰,而是短暫/虛偽的peaking,對長期發展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

再者,這樣來來回回會耗上不少天數,下一次peaking的時間變得非常緊湊。對比現今賽事的頻率,傳統的作法已不敷使用。

這邊提供江老師在肌力與體能乙級時分享的表格,供大家了解過去至今各項運動比賽數目的趨勢

這邊提供江老師在肌力與體能乙級時分享的表格,供大家了解過去至今各項運動比賽數目的趨勢

Two-Factor theory(Fitness-Fatigue理論、二元素理論;何立安老師稱Fit-Fat理論)

二元的理論是更精緻的作法,將我們的準備狀態視為「體適能水準」與「疲勞水準」相扣之後的餘額。

「體適能水準」>「疲勞水準」→差距越大,體能表現越好。

「體適能水準」<「疲勞水準」→可想而知表現是非常糟糕、疲勞的。

體能水準扣掉疲勞,殘留的能力就是你的表現。

體能水準扣掉疲勞,殘留的能力就是你的表現。

所以我們可以無時無刻都在想辦法進入peaking的狀態;即便是一整年都在壓重量,只要能讓疲勞降到最低,就是我們能做到peaking的最大努力。

 

因此,對比單元素的「超補償理論」,二元素的理論比較少在重量和訓練量上做大幅度的波動,比賽結束後要再進行re-peak可以非常快速。

而一個訓練計劃好或不好,可以從它高峰期出現的數量一窺究竟;越完善的訓練計劃,創造的高峰期越多,選手所發展出來的成績也越優秀。

※單元素理論和二元素理論的課表可能看起來一模一樣,但背後解釋的理由可能完全不同。一個想要引出更好的表現,一個想要盡可能讓自己殘存越多表現。


【REFERENCES】

整合自《ALTIS foundation course》、《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

 

Previous
Previous

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思維(二)

Next
Next

談教練之眼(Coach's Eye)與ALTIS Kinogram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