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訓練 vs 有氧訓練對心肺功能的訓練適應
對目標是減重、提升體適能的客戶來說,無論是肌力訓練還是有氧訓練都能達到效果。
但針對專項運動員的訓練,不能不知道這兩者對身體適應上的差異。
[好書分享]The Sports Gene
最近運氣不錯,挑到的書都讓我收穫滿多的。其中一本書叫做 《The Sports Gene》,主要是探討基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大。
作者David Epstein不愧是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的資深作家,從非洲、美洲實際訪查到北極,才終將本書完成。書中也用了許多很“文學”的單字,讓我花了幾周的時間才把它看完。
運動表現的迷思–RFD(發力率)?
RFD,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指得是產生(最大)力量的速度,過去也一直是許多人追求運動表現(爆發力)的指標之一。
但教練是否真得需要迷信肌力訓練中的RFD?當你看到選手在訓練上(如,深蹲)表現出不凡的RFD,就代表他有良好的運動表現嗎?
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思維(二)
週期化訓練的通病,就是將適應的發生視為太簡單、太理所當然。
在菁英運動員的訓練計劃裡,幾乎看不到典型週期化訓練的樣板。
現代的課表設計,會盡量符合三項原則:專項性(specificity)、變異化(variation )、個人化(individualization),有更大的空間去做客製化的調整。
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思維(一)
近幾日,我都沐浴在「週期化訓練」的時光隧道裡,聽其他教練講故事,沿著歷史所留下的脈絡親自走訪一趟。
這些資訊大多來自於田徑圈內的教練們,對我來說又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體驗,很值得記錄下來;因此這邊提供一些自己認知後的整理,分享給大家。
稍縱即逝的『活化後增益(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最初的PAP定義,是2005年由Robbins所發表(1)*,指的是「肌肉經過預先的收縮後,達到力量輸出的提升」。大家對它最常見的應用大概就是–深蹲完後去做垂直跳、跳箱。
這個讓身體先進行某項訓練後進入激活狀態→短暫休息後再去行使專項動作(通常是徒手的動作;早期則是搭配增強式訓練),能夠帶來力量、power、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