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思維(二)

雖然這麼一說,二元素似乎比單元素(超補償理論)有更高的存在價值。

但如果還是抱著用「高強度搭配低訓練量」和「低強度搭配高訓練量」的方式去調整,其實也不足以應付現代的潮流。

調整強度&訓練量的作法,已不再是「沒有確切offseason的競技運動」的解答。必須要再加上訓練的密度(density),才能成為更機動的課表,以應付密集的賽事。

如何更頻繁地讓身體在最佳狀態(更常使用大重量、高強度),是現今週期化訓練的一大課題。請參考下面Polarization的部分,會有更深的了解。

週期化訓練的通病,就是將適應的發生視為太簡單、太理所當然。

 

在菁英運動員的訓練計劃裡,幾乎看不到典型週期化訓練的樣板。

現代的課表設計,會盡量符合三項原則:專項性(specificity)、變異化(variation )、個人化(individualization),有更大的空間去做客製化的調整。

※何立安老師所推行的共軛周期,就是操弄變異化的佼佼者

越符合這三條的週期化訓練,越能應付當今所需,也就越遠離傳統的週期化。這是30-40年間所演化出來的產物。下面我們所介紹的案例(Bondarchuk所設計的模型),就都符合這三項條件。


 從頂尖田徑選手的世界看—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樣貌

接下來,想介紹給大家的是我最近接收到的故事。

關於田徑圈中非常多人使用的訓練法- Polarization(暫譯,兩極化)

 

■周而復始的重量選擇:繞了一圈,我們又回來了

在介紹Polarization之前,我們要先了解歷史上選擇訓練重量的過程。

在1960年代以前,訓練手段主要以高強度(大重量)的主訓練,搭配低強度(輕重量)的恢復訓練。這個『polarized』的方法是當時運動員訓練的準則,包含衝刺、耐力訓練。

 

在1950年末期,科學家開始轉往中高強度(負重)的訓練區間尋找答案,因為這個區間搭配當時可用的檢測技術(例如,能量系統中的乳酸值),可以觀察到很顯著的改變。當時評斷訓練是否有效,就是看這些能量物質的改變。其實也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技術來觀察神經系統,而乾脆忽略神經上的適應。

就這樣,靠著這套準則(採用中等重量,短時間休息),主導了大約30年。

到了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教練們才又開始尋找更高強度(>90%)的訓練。這個時候他們發現,如果需要採用高強度的訓練,就不得不刪減中強度的訓練,否則會發生體內資源互搶、適應交互影響的結果。

 

現代的週期化訓練所採用的重量原則,繞了一圈又回到了過去最早使用的方式–不是用高強度(大重量),就是用低強度(輕重量)訓練。這就是我們說的- Polarization。

※這邊介紹的訓練策略,大多出現在要應付密集賽事的菁英選手,且是有多年訓練經驗的選手。


Polarization的作法,或許不常見在球類運動上,但在腳踏車、耐力運動上卻滿常見的,在競速滑冰圈中也慢慢轉向以這樣的方法訓練。

要認識polarization更廣泛的應用,就不得不了解Dr. Anatoliy Bondarchuk這個人。

Anatoliy Bondarchuk,Dr.B。 退役的蘇聯錘擊者,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有成就的錘擊教練。也是著名的書籍–“轉移訓練”的作者。

Anatoliy Bondarchuk,Dr.B。
退役的蘇聯錘擊者,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有成就的錘擊教練。也是著名的書籍–“轉移訓練”的作者。

Dr. Bondarchuk,又有人稱它為Dr.B,是一位劃時代的人物。他創造了32種週期化訓練的模型,不過這邊我只打算介紹幾種他最知名的模型。

■相將動作分類,以了解專項性,做強度區分

他將動作區分為四種:Competitive Exercises、Specific Development Exercises、Specific Preparatory Exercises、General Preparatory Exercises,這部分是由教練自行去做區分,沒有標準答案。

  • CE(Competitive Exercises)

  • SDE(Specific Development Exercises)

  • SPE(Specific Preparatory Exercises)→大部分重訓室的重訓動作

  • GPE(General Preparatory Exercises)

 

動作分類

 

各動作分類對照的強度。

各動作分類對照的強度。

這些動作的分類,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更清楚了解動作的強度(如上圖)。

大多數的肌力與體能教練,對於強度太常會用重量下去思考,但polarization指的強度,並不是只有重量而已。當時訓練的對象,更多的是在田徑場上移動的選手(可能是撐竿跳、跳遠、鉛球選手…等),而不是只待重訓室內舉重量。

有了Dr.B的動作分級,也可以將動作強度實體化。

 

Dr.B最廣為使用的模型,應該是Complex Method、Variation Method,還有他們的混合版(Complex-Variation Method)。

一個紫色的箭頭,代表一套新的訓練方式介入,可能是動作的改變…等。可以看到Complex Method從頭到尾貫徹同一套做法(只有在前後各出現一個箭頭而已)。Variation Method則是透過不斷地提供變異性來提升效果。

一個紫色的箭頭,代表一套新的訓練方式介入,可能是動作的改變…等。

可以看到Complex Method從頭到尾貫徹同一套做法(只有在前後各出現一個箭頭而已)。Variation Method則是透過不斷地提供變異性來提升效果。

這些訓練的模型並沒有哪個特別好,針對不同運動員去選擇適合他的課表就可以。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跟傳統週期化訓練並不一樣,全年可以使用大重量、訓練量的變動幅度非常小。

西德的科學家Peter Tschiene,就曾根據Dr.B的訓練日記,發展了他自己的模型(The Tschiene Approach)。如圖,可以看到訓練的波動非常小。

※注意,這是相對比例。100%並不是指訓練量非常高,而是最為一個基準點。在Polarization依舊遵守原則,高強度的訓練並不適合非常高的訓練量。

THE TSCHIENE APPROACH.png

這些科學家都有共同的觀念–菁英選手不需要太長的準備期,最好是長時間處於專項期(高強度)

※再度呼籲這邊介紹的訓練法,主要是給已有長時間訓練經驗、要應付密集賽事的菁英選手。

原因是這些菁英運動員對訓練量&強度的改變是非常敏感的,能夠有越少的變量越好。且他們訓練後的轉移效果不像菜鳥運動員,隨便都可以看見改變。菁英選手的運動表現轉移窗口非常狹隘,幾乎集中在CE的動作之中。

重點是把時間花在對的地方,強度高(CE)、頻率高、量少,減少不必要的疲勞。


在這個情況下,或許有些人會發現要求訓練的變異化(variation)就顯得非常尷尬了。

訓練上有個單字叫做accommodation,指的就是長久的訓練,身體反應進入高原期,效果不再顯著。因此訓練不能永遠一成不變,變異化(variation )就是用來防止accommodation的發生。

這件事情並沒有和專項性牴觸,只要你能了解變異該發生在什麼位置、用什麼形式發生。

我滿喜歡何立安老師轉述國外教練對共軛周期的解釋,「同一件事情以不同的形式發生,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它都在同一個點上。」不管我做的是前蹲舉、手槍蹲還是高腳杯深蹲,我們都是在練蹲舉。

我們要做的變異化正是如此,而不是盲目地去變換訓練。

但變異化在現代的週期化訓練裡,或是說Dr.B設計的模型裡,並不建議發生太多次。原因是太多次的反覆變異,容易讓教練無法釐清這套訓練方式是不是適合選手。

這點對於現代的週期化訓練非常關鍵;因為有別於以往依照日期(calendar based)調整的週期化訓練,現今的週期化訓練優點就在於能依照選手的反應做出最即時的調整。


不少優秀的選手從現代的週期化訓練思維中獲利,例如,挪威籍長跑選手Grete Waitz(3000公尺世界紀錄保持人)、肯亞的長跑者…等。

但並不代表所有選手都應該這麼做,也有其他選手沿用舊制的週期化編排依舊獲得佳績的。例如舉重奧運金牌 Kakhi Kakhiashvili,當時訓練的重量選擇都在中高強度區間。

重點在於–客製化的訓練是所有週期化訓練的出發點,如何解決問題才是教練真正需要鍛鍊的能力。或許幾年之後,主流的週期化訓練又變了一番樣貌。

唯一肯定的是,在觀光娛樂與運動市場的驅使下,競技賽事的頻率提高是勢不可免的。

【REFERENCES】

整合自《ALTIS foundation course》、《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

Previous
Previous

ALTIS Foundation Course 自學心得(Home Study)

Next
Next

現代週期化訓練的思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