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的最後一塊拼圖:離心訓練
離心肌力不好,很難串聯良好的SSC機制。
最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時機也往往是肌肉延展的階段(1),從上面的附圖可以發現,當離心收縮速度越快,肌肉所承受的力量是越高的。因此從預防的角度來看,離心肌力會是降低受傷風險的其中一道防線。如果要設計一套面面俱到的訓練計畫,正如英文喜歡以『bulletproof』來形容一位完熟的運動員,絕對不會忽略培養離心肌力的環節。
器材開箱: Tsunami Bar® SG-20
今天要來開箱一支特殊的槓鈴–海嘯槓(Tsunami bar)😍
這是一支我關注很久的槓。去年感恩節的時候原本就打算下單,無奈當時已花了太多預算在其他東西上,只好作罷。碰巧最近在帶訓練常常使用到震盪法(Oscillatory Method),又重燃起我想敗家的慾望。想說試試看這支針對震盪訓練而生的器材,能不能更快獲得訓練的效益。
運動表現的迷思–RFD(發力率)?
RFD,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指得是產生(最大)力量的速度,過去也一直是許多人追求運動表現(爆發力)的指標之一。
但教練是否真得需要迷信肌力訓練中的RFD?當你看到選手在訓練上(如,深蹲)表現出不凡的RFD,就代表他有良好的運動表現嗎?
稍縱即逝的『活化後增益(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最初的PAP定義,是2005年由Robbins所發表(1)*,指的是「肌肉經過預先的收縮後,達到力量輸出的提升」。大家對它最常見的應用大概就是–深蹲完後去做垂直跳、跳箱。
這個讓身體先進行某項訓練後進入激活狀態→短暫休息後再去行使專項動作(通常是徒手的動作;早期則是搭配增強式訓練),能夠帶來力量、power、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