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與運動表現的關係
過去我也曾經寫過握力的文章(連結),當時主要是想分享自己看到的一些台灣的開放資料(open data)。
不過那篇文章現在回頭看看,感覺對讀者的幫助不大,無法提供什麼知識上的收穫。
這次有幸看完John Crronin等人的著作《A Brief Review of Handgrip Strength and Sport Performance》,剛好有機會再將握力與運動表現的關係好好釐清,分享給大家。
首先,先談談握力的量測…
握力的量測,無論是對運動員還是其他族群,都是一項容易取得且具代表意義的數據。臨床(檢測)上,可能使用不同原理的工具來取得這項數據。
其中可分為
Hydraulic(液壓式)
Spring(彈簧式)
Strain gauge(應變規:一種用來測量物體應變的測試工具)
Pneumatic(氣動式)
目前看下來,應該是Hydraulic的結果與實際情況誤差最小。多篇實驗皆以*Jamar hydraulic dynamometer 做為黃金標準。
要記得的一點是,因為各器材間存在效度的差異,務必從頭到尾使用同一款工具檢測。因此,就持久性來看的話,購買Strain gauge的握力器可能更佳,因為它會比Spring、Hydraulic的更耐用。
至於我們自己,則是習慣用下圖這款握力器來辦事。除了個人喜好外,也有成本上的考量。
除了器材精準度有差,制定測量時的擺位也一樣重要,因為在不同的姿勢下所產生握力大小各不相同。
舉例來說,研究發現
站姿測出來的數據比坐姿要更大(ES=0.81)、坐姿測出來的數據又比躺姿要更大(ES=-0.11 to 0.52)。無論是躺姿或是趴姿,都會握力測驗的結果有負面影響。
手肘伸直比手肘彎曲90度測出來的數據更大
前臂和手腕旋轉的位置也會影響結果
整隻手臂伸直屈曲180度(高舉過頭)顯示更大的握力結果
所以,唯有註記擺位姿勢,在參考其他研究的數據上才具備比較意義。我認為這項條件比器材更應該被要求。(畢竟測量器材再怎麼貴,只要有錢沒有一種是弄不到的)
因此,Amercian Society of Hand Therapists就自行制定的一系列握檢測標準:
‧坐在椅背筆直的椅子上
‧雙腳平貼地面
‧肩膀內收
‧手肘維持90度彎曲
‧前臂在正中位置
‧手腕維持伸展角度在0~30度間,往尺側偏移0~15度(以舒服為主)
關於握力測驗的信度(測驗與再測驗之間的誤差),這篇Review文獻所提出的建議是至少測驗三次,無論是要取之中的最大值或是三次的平均數都可以。每次測驗之間的組間休息抓1~2分鐘。這樣的品質會是最穩定的。
另外,還要注意,咬緊牙關、戴牙套、攝取咖啡因飲品、施測者口語的鼓勵,這些都會立即提升握力效果。上述幾點在測驗上都需要再詳加備註。
握力器的把手位置(距離)也非常關鍵。
就我們自己過去使用的經驗,是以掌指關節到近端指間關節為距離來設定。
根據本篇Review文獻所介紹,一般量規可調整的距離有五種:3.49、4.76、6.03、7.30、8.57公分,多數人是採用4.76、6.03。但作者建議以食指指尖到掌指關節的一半距離,受測者可以發揮最大力量。
關於運動表現…
終於要進入正題了。在接觸這篇文獻之前,我知道握力非常重要,但從沒想過影響到的運動有這麼多(例如,游泳運動)。更沒想過,原來早已有人針對這麼多運動做過研究了。
受到握力影響的運動可區分為以下幾類:
Hand to projectiles:觸擊(排球)、丟擲類(棒球)的項目
Hand to implement:抓握外物作為媒介的項目,多數的拍類、球棒類運動
Hand to immovable apparatuses, and surface:體操單雙槓、攀岩…等
Hand to hand combat:柔道…等技擊類
其中以第二類型的運動(Hand to implement),和我們平常常做的握力測驗最為相似、直接相關。但要注意有戴手套跟沒戴手套,所發揮的力量不同。
另外,除了我們平常在做的絕對力量測試外,握力的肌耐力測試、相對體重的握力值,都是值得在另外做模組來研究的。特別是針對第三類型的運動,例如體操的男子高槓、攀岩選手。
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今相關的研究,都只告訴你握力對該項運動的影響程度有多大。並沒有進一步告訴你接下來該如何去訓練、改善握力;或是說,握力改善了你的運動表現能夠提升多少。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握力並不足以代表任何一項運動的一切。除了少數真的很吃重握力的項目,例如,攀岩、體操(單槓)…等。
那為什麼我們會將握力作為檢測項目?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看握力,是因為握力跟全身的體適能有非常大的關係。
所以與其說我們是靠握力去了解它和這項運動的關係,不如說我們是靠握力去了解選手的全身體適能→進而了解他的身體應付競技運動的能耐。
所以如果你單純聚焦在握力身上,而一味去想著改善它,並不會實質幫助你的運動表現。但如果你提升的是身體的準備適能,那你會發現握力與運動表現皆有所提升。
有些研究也透過實驗發現這項盲點,最後發現對高中棒球員來說,八周額外的前臂訓練,比不上直接去加強揮棒速度來得有效。
另外,在一些投球的研究中,也發現協調性、力量產生的時機,遠比握力的最大值更重要。如果常看我分享過一些發力率、垂直跳、Ft曲線圖的讀者,一定對這個結果不感到意外。最大肌力的多寡,到最後永遠比不上你能發揮出多少更重要。
不過,科學上目前可以告訴我們一件肯定的事情:
當你的運動類型和準確度越有相關,你的握力越顯得不重要。但當你的運動是屬於旋轉的動作、需要大量的扭矩、做功、速度,握力會有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技術層面越高的運動(例如,棒球的投手),握力並非這麼重要;但如果是亟需力量抗衡的運動,握力就非常重要。
這項重要的訊息,能夠幫助更多肌力與體能教練辨別要放多少心思在選手的握力值上。
【幾個有趣的研究結果】
在還沒進入疲勞前,握力較佳的籃球員有比較高的罰球命中率。
有裝的健力選手不見得握力強(低度關係),但無裝備的健力選手,其握力有高度相關。
MLB中3A和2A的球員握力並無顯著差異,但是2A和1A的球員有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更高層級的球員有更好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