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文章

【文章分類】.Jeff專欄器材開箱 進修資訊文獻分享課表規劃 .其他
棒球員的移動訓練:談跑壘概念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棒球員的移動訓練:談跑壘概念

棒球場上速度重不重要?

每一位棒球教練都有一個共識:左打比右打有更高的上壘率。

這是有數據佐證的。

左打者平均到一壘的時間約4.32秒,右打則是4.35秒。這0.03秒的差距,可以讓左打比右打者領先19公分到達壘包。因此,儘管只是0.0幾秒,對棒球比賽來說可能是上壘與出局的差異。

Read More
歷史回顧:「Depth Jump」與「Drop Jump」的差異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歷史回顧:「Depth Jump」與「Drop Jump」的差異

說到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你會想到什麼?

很多人第一直覺可能會想到它跟跳躍跑步的訓練有關,有些人的腦中可能開始浮現『從跳箱落下後跳躍』的畫面。這些都是經典的增強式訓練內容。

但你可能不知道,『從跳箱落下後跳躍』–這樣簡單的動作,它又可分為「drop jump」與「depth jump」,兩者是截然不同。

Read More
運用F-V曲線來訓練加速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運用F-V曲線來訓練加速

在加速時,軀幹角度是前傾的,至接近最大速度時軀幹才抬高近垂直地面。所以兩者依賴的力量方向略有不同。

以加速來說,水平分力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最大速度則是垂直分力。但不管如何,所有動作都不會只依靠單一方向的力量,而是各分力角力的結果。

所以當肌力與體能教練在設計訓練時,或許動作的專項性(水平or垂直施力)著實影響力表現,但並非得奉為圭臬,這時候 F-V曲線反倒值得你多加留意。

Read More
關於我所知道的Dr. Bosco和垂直跳檢測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關於我所知道的Dr. Bosco和垂直跳檢測

在早期,垂直跳是重要的體適能檢測手段,從Sargent Vertical Jump test (Sargent, 1921),甚至後來的Vertec器材,目標都非常明確–記錄你到底能摸多高。漸漸地,科學家理解跳躍力代表著身體做功(體重X高度)、功率(功/時間)的展現,若只單看摸高的數據未免太過浪費。

在1980年代,一個義大利科學家–Carmelo Bosco(1943–2003)正開啟他的研究生涯,鑽研肌肉的機制和預先伸張(pre-stretch)如何影響力量的產生,接繼提出了一系列使用垂直跳為主的檢測法–“Bosco Tests”。

Bosco一生發表超過200篇研究及8本書(1)。特別是在垂直跳(vertical jump)的相關領域上,其奉獻程度可以說無人能出其右。除了“Bosco Tests”外他藉此開發的設備–Ergojump,也是他的巨作之一。透過他的發想與創新,使後人對人體的運動表現有更深地認知。

如今,垂直跳已成為檢測項目中的標配,Dr. Bosco的付出絕對功不可沒。

Read More
運動表現的迷思–RFD(發力率)?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Jeff 專欄 Jeff Chen Sports

運動表現的迷思–RFD(發力率)?


RFD,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指得是產生(最大)力量的速度,過去也一直是許多人追求運動表現(爆發力)的指標之一。

但教練是否真得需要迷信肌力訓練中的RFD?當你看到選手在訓練上(如,深蹲)表現出不凡的RFD,就代表他有良好的運動表現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