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光閘(timing gate)的原理與注意事項
光閘的原理來自於光敏電阻(photocell)。由一個能發射光束(通常是紅外線、可見光紅光、雷射光)的發射器以及負責接收光線的接受器構成。
光閘被大量運用在製造業的輸送帶上,也常見於我們的日常之中,諸如警報器、照明設備、停車場的閘門…等。它的運作方式是先將發射器與接受器校準,對齊在同一條線上後,形成一道由光構成的柵欄。當這條光線因為物體通過而被切斷時,可刺激迴路執行預先設計的反應,對應上述的例子依序為盤點、響鈴、亮燈、打開柵門。
在肌力與體能的世界裡,則將光閘作為紀錄時間的工具-計時光閘(timing gate)。
Speedworks 線上實習課程(virtual internship)
8/20 我完成了Speedworks的virtual internship課程。
這是一個為期四周的速度研習課程。雖然主講者Jonas和多數講師都有訓練橄欖球隊的背景,但課程大多圍繞在直線加速、最大速度訓練,沒有太多的變向訓練。
感謝穀保棒球隊的體能教練-江奕璠大力推坑跟分享,讓我知道這樣物超所值的課程。
奕璠是第一梯的學員,據說當時價格才160英鎊。我參加的時候已經是第四梯了,最後花了260英鎊(早鳥價)。但這樣的價錢可以上到一個月的課程+線上LIVE的meeting依舊很划算。
不過最後因為工作關係(當時負責兩支球隊、正在念一本教科書和準備CSCS教材),加上自認對課程內容沒太多想法可討論,所以就放棄參加LIVE的meeting了…
從衝刺的物理特性了解釘鞋選購
最近猶豫了許久,終於入手人生第一雙(自己花錢買的)釘鞋。
記得以前如果有比賽,都是老師從體育處裡隨手挖一雙出來叫你穿,現在突然要自己買一雙適合的釘鞋還真不知道從何挑起…
不過,在選購的同時,慢慢發現其實它的設計概念不出衝刺技術的應用,將不同距離所強調的物理特性表現最大化。
也就是說,在短距離(100m、200m)、中長距離(400m、800m)、長距離(1600m以上),各項目所倚重的跑姿各有所不同 ,有些強調加速、有些強調維持速度,這些特性都會影響到鞋子的設計。
如果對於衝刺的動作和特性有些概念的話,選購上就相對輕鬆許多;反之,在選購上可能會毫無頭緒,最後只好隨便挑了一雙有釘子的結帳。
棒球員的移動訓練:談跑壘概念
棒球場上速度重不重要?
每一位棒球教練都有一個共識:左打比右打有更高的上壘率。
這是有數據佐證的。
左打者平均到一壘的時間約4.32秒,右打則是4.35秒。這0.03秒的差距,可以讓左打比右打者領先19公分到達壘包。因此,儘管只是0.0幾秒,對棒球比賽來說可能是上壘與出局的差異。
器材開箱:Freelap Pro BT112
今天要為大家開箱一款計時閘(timing gate)–Freelap Pro BT112。
Freelap是來自瑞士的品牌,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屬於較易入手的器材,並被Simplifaster列入前六大運動計時系統之一。他們的計時系統除了廣用於田徑場上,也開發出游泳、滑雪、越野單車的支線。
歷史回顧:「Depth Jump」與「Drop Jump」的差異
說到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你會想到什麼?
很多人第一直覺可能會想到它跟跳躍、跑步的訓練有關,有些人的腦中可能開始浮現『從跳箱落下後跳躍』的畫面。這些都是經典的增強式訓練內容。
但你可能不知道,『從跳箱落下後跳躍』–這樣簡單的動作,它又可分為「drop jump」與「depth jump」,兩者是截然不同。
運動表現的迷思–RFD(發力率)?
RFD,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指得是產生(最大)力量的速度,過去也一直是許多人追求運動表現(爆發力)的指標之一。
但教練是否真得需要迷信肌力訓練中的RFD?當你看到選手在訓練上(如,深蹲)表現出不凡的RFD,就代表他有良好的運動表現嗎?
ALTIS Foundation Course 自學心得(Home Study)
最近終於將ALTIS Foundation Course這個線上課程給上完了。
從8月25日購買到現在,花了快兩個月的時間才將它給解決。中間碰到了很多外務,例如,開讀書會、開學、準備考試…等,導致進度嚴重被耽誤到,吸收也沒這麼好。
在念的過程,時常跟讀書會的書–「Science and Practice of Strength Training」混在一起。但能夠先把它解決就好,以後想到再慢慢回來複習。
談教練之眼(Coach's Eye)與ALTIS Kinogram Method
如何培養Coach's eye,是每個肌力與體能教練共同的話題。
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教頭,通常能一眼看出選手動作的問題所在,即便是速度飛快的動作,例如,百米衝刺、起跳瞬間,都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
練速度,你該考慮的一件事–水平分力
大部分運動場上的動作都需要身體不斷地來回移動,很少是在原地不動的。
所以,我們除了對地板施加垂直的作用力外,也需要「水平的力量」來讓身體產生位移。但聰明的你可能會發現:大部分的健身房動作並非如此。仔細觀察後就會發覺,我們常做的幾個動作幾乎都是原地、垂直地板出力的。
因此,當我們(教練)告訴球員要將助跑速度轉換成垂直跳高度,或是對著選手說往前的力量再多一點、第一步要快一點,我們真得有把握自己在說什麼嗎?真得已掌握最佳的訓練方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