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的移動技術2大重點
談到運動員的移動技術,我認為首要了解兩大重點:一個叫做重心(COM,center of mass)、一個叫做底面積(base of support),所有的移動都和這兩個東西拖不了關係。
[好書分享]The Sports Gene
最近運氣不錯,挑到的書都讓我收穫滿多的。其中一本書叫做 《The Sports Gene》,主要是探討基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大。
作者David Epstein不愧是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的資深作家,從非洲、美洲實際訪查到北極,才終將本書完成。書中也用了許多很“文學”的單字,讓我花了幾周的時間才把它看完。
體能教練的自主進修管道
由於最近有人來信詢問我–有沒有推薦關於速度訓練的書籍,加上在跟“好奇槓鈴”錄訪談節目的時候被問到–我的資料來源來自哪裡 ,這才發現這類型的問題我還真無法一時之間馬上回答。因此就透過這個機會順手統整一下,分享給一些想找課外讀物、精進自己的教練參考。
“你都看什麼”、“關於XX的訓練法有哪些”、“有沒有推薦的網站…”,這種問題會讓我語塞的原因:一方面是我看得東西滿雜的,取樣自四面八方;二方面是我至今好像都沒有整理到底使用過哪裡的資源。我只知道答案很多、非常多。
今天就藉此幫自己做資料管理。
關於我所知道的Dr. Bosco和垂直跳檢測
在早期,垂直跳是重要的體適能檢測手段,從Sargent Vertical Jump test (Sargent, 1921),甚至後來的Vertec器材,目標都非常明確–記錄你到底能摸多高。漸漸地,科學家理解跳躍力代表著身體做功(體重X高度)、功率(功/時間)的展現,若只單看摸高的數據未免太過浪費。
在1980年代,一個義大利科學家–Carmelo Bosco(1943–2003)正開啟他的研究生涯,鑽研肌肉的機制和預先伸張(pre-stretch)如何影響力量的產生,接繼提出了一系列使用垂直跳為主的檢測法–“Bosco Tests”。
Bosco一生發表超過200篇研究及8本書(1)。特別是在垂直跳(vertical jump)的相關領域上,其奉獻程度可以說無人能出其右。除了“Bosco Tests”外,他藉此開發的設備–Ergojump,也是他的巨作之一。透過他的發想與創新,使後人對人體的運動表現有更深地認知。
如今,垂直跳已成為檢測項目中的標配,Dr. Bosco的付出絕對功不可沒。
運動表現的迷思–RFD(發力率)?
RFD,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指得是產生(最大)力量的速度,過去也一直是許多人追求運動表現(爆發力)的指標之一。
但教練是否真得需要迷信肌力訓練中的RFD?當你看到選手在訓練上(如,深蹲)表現出不凡的RFD,就代表他有良好的運動表現嗎?
談教練之眼(Coach's Eye)與ALTIS Kinogram Method
如何培養Coach's eye,是每個肌力與體能教練共同的話題。
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教頭,通常能一眼看出選手動作的問題所在,即便是速度飛快的動作,例如,百米衝刺、起跳瞬間,都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
稍縱即逝的『活化後增益(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最初的PAP定義,是2005年由Robbins所發表(1)*,指的是「肌肉經過預先的收縮後,達到力量輸出的提升」。大家對它最常見的應用大概就是–深蹲完後去做垂直跳、跳箱。
這個讓身體先進行某項訓練後進入激活狀態→短暫休息後再去行使專項動作(通常是徒手的動作;早期則是搭配增強式訓練),能夠帶來力量、power、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的提升。
影響前十字韌帶(ACL)傷後回場的隱形殺手
回場(return to play),一直都是受傷的選手最渴望的事情。
「他什麼時候可以回來?」,是大家最關注的事情–教練、選手、觀眾都很期待。但是身為後勤角色的我們,絕對不能跟著起舞,必須謹守最後一道關卡。
因此,建立好的回場指標(打分數)而不操之過急,是非常重要的。這件事情能被做得很精細,也很容易變成靠感覺判斷,這是最危險的地方。(*專業的判斷,還是以醫療人員的意見為主)
本篇文章整理自2015年的Return to Play Conference,由對傷後回場有多篇研究的 Dr. Clare Ardern主講。
文末彩蛋:附具實戰價值的APP
常見的七種團隊教練特質
一個完整的球隊背後,訓練分工可能包含總教練(技術教練)、助理教練、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教練…等職位。
體能教練與專項教練間的溝通是一門學問,這是教科書上教不來的事。如果沒有親身參與過,是無法體會箇中奧妙的。
練速度,你該考慮的一件事–水平分力
大部分運動場上的動作都需要身體不斷地來回移動,很少是在原地不動的。
所以,我們除了對地板施加垂直的作用力外,也需要「水平的力量」來讓身體產生位移。但聰明的你可能會發現:大部分的健身房動作並非如此。仔細觀察後就會發覺,我們常做的幾個動作幾乎都是原地、垂直地板出力的。
因此,當我們(教練)告訴球員要將助跑速度轉換成垂直跳高度,或是對著選手說往前的力量再多一點、第一步要快一點,我們真得有把握自己在說什麼嗎?真得已掌握最佳的訓練方法了嗎?